6月以来,我院多篇学术论文陆续在国内外期刊上刊发,彰显了开放包容的学术生态和活跃的科研发展活力。
唐伟胜教授在CSSCI期刊《英美文学研究论丛》上发表论文
唐伟胜教授撰写的论文《具身化的真实效应:<白象似的群山>中“门帘”的另一种阐释》刊发于《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25年第1期上。在不足1500字的《白象似的群山》中,“门帘”一词出现八次,却鲜受评论界关注。而本文认为,《白象似的群山》中的“门帘”虽然对于情节推动并无实质作用,但海明威笔下的门帘与女主人公的自我意识形成之间产生了令人信服的互动关系。《白象似的群山》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来重新审视叙事中的无用的细节:在情节结构中无关宏旨的细节不仅可以制造巴特意义上的真实效应,即物就在那里显示自身,还可能制造一种具身化的真实效应(embodied reality effect),即提供一种物质环境,让人物的具身化体验得以生成和发展。这种具身化的真实效应构成了海明威物叙事美学的一个重要特质。



唐伟胜教授在A&HCI期刊《文学跨学科研究》发文
唐伟胜教授与2024级博士生李英华合作的论文《傅修延的物叙事思想探究》刊发于外国文学A&HCI期刊《文学跨学科研究》2025年第2期上。研究探讨了傅修延的物叙事思想,指出其作为中国学界最重要、也是最早思考物叙事并展开研究的学者之一,物叙事思想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贡献:(1)率先提出“文学是‘人学’,也是‘物学’”这一重要观点,并不断探索物的叙事学功能,为物叙事研究在中国的发展与兴起打下了根基;(2)提出物性叙事的三种听觉模式,鲜明体现了中国学者的学术话语创新意识;(3)固守本土传统,兼具国际视野,创新具有本土性和实践性的物质生态批评话语。


张汨副教授在CSSCI期刊《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上发表论文
张汨副教授与我院2024届本科生吴志雄(现上海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合作的论文《中国政治话语核心概念英译修订的情感语义分析及国际传播启示——基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核心概念“社会革命”的考察》刊发于《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25年第3期上。该论文以“社会革命”英译历时修订版本social revolution和social transformation为对象,通过情感分析和语义搭配来对比中美态度差异。研究发现,中美对两个译文版本情感有显著差别,中方对二者态度大致相当,美方对social transformation态度更积极。并从概念溯源和词汇搭配分析中美双方情感态度差异原因,提出数字技术助力和共情传播增效的中国政治话语传播启示。



李维静博士在符号学SSCI权威期刊Semiotica上发表论文
李维静博士与北京外国语大学许家金教授合作的论文Exploring text-image relations in museum contexts: a multimodal analysis of sub-genre variations across interpretive captions于2025年6月在线发布在符号学权威期刊Semiotica上。该研究基于多模态语料库SemArt,运用LDA主题建模技术分析欧洲古典绘画的展览标签,探索标签文本与绘画图像间的关系。文章从文本出发,自下而上地提炼出标签文本的七个主题类型,揭示了其对画作的两种增强关系:“内容增强”与“形式增强”。该项研究突显了使用探索性定量分析促进多模态研究的益处和挑战,是无监督机器学习技术在数字人文领域的一次尝试。


谢枝龙教授在语言学SSCI权威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lingualism上发表论文
谢枝龙教授与我院2023届硕士研究生陈美静(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博士在读)合作的论文The influence of L2 proficiency and interpreting experience on cognitive control among Chinese–English bilingual发表于语言学权威刊物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lingualism的2025年第4期上。研究采用2(L2熟练度:高/低)× 2(口译经验:有/无)被试间设计,通过Flanker任务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试(WCST),考察汉语-英语双语者的二语熟练程度与口译经验对认知控制的独立与交互效应。该论文是最早揭示L2熟练度与口译经验对认知控制的交互影响的研究之一,深化了对双语效应背后认知机制的理解。


刘春燕教授在语言学SSCI权威期刊Language Teaching Research上发表论文
刘春燕教授与我院2023届硕士研究生何艳、我校在读博士研究生刘川合作的论文Effects of Working Memory and Topic Familiarity on EFL Learners’ Oral Production发表于语言学权威期刊Language Teaching Research的2025年第7期上。该研究从心理语言学的视角出发,以61名中国高校英语专业学生为对象,考察了工作记忆与话题熟悉度对外语学习者的口语表现的影响。结果表明,工作记忆显著影响口语的准确度、流利度和整体表现,但对句法和词汇复杂度影响不大。话题熟悉度对词汇复杂度、准确度、流利度及整体评分均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句法复杂度则未受到明显影响。此外,工作记忆与话题熟悉度在流利度上存在显著交互作用。研究进一步指出,工作记忆是二语口语表达的核心认知资源。这项研究为在外语教学及评估中的任务选择和设计提供了重要启示。


一审、一校:黄文静;二审、二校:张汨、曹烨;三审、三校:谢谷萍、谢枝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