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跬步至千里,纳细流成江海——记我院2015年校“教学十佳教师”彭朝忠
发布时间: 2015-12-10 浏览次数: 1566

 

  

十一月的南昌迎来漫长的雨季,阴雨蒙蒙的天气压得人透不过气来。接受采访时,彭朝忠老师刚刚结束了翻译专业的课程,教室里的学生拿着雨伞陆陆续续向外走去,热闹的大教室很快就变得空荡荡的。可是他并没有马上收拾东西离开,而是走到了一个仍然坐在座位上整理笔记的学生面前,温和地问道是否还有不太了解的知识点。在整个采访过程中,他都显得十分的温和,说话轻言细语,不急不躁,眼神中是满满的鼓励,这个和恶劣的天气恰恰相反,像阳光一样温暖的人,就是我院2015年校“教学十佳教师”彭朝忠。

一路前行 不忘初心

对于彭朝忠老师来说,成为一名老师,站在大学讲台上传业授道,其实并不是他最初的理想,而是在人生的分岔路口,经过一次又一次选择后才找到的最佳方向。

彭朝忠老师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在他大学毕业的时候,正值国家改革开放的好时机,当时对外贸易的大门纷纷打开,国际市场急需要优秀的英语人才。早在中学时代,彭朝忠老师最初的理想就是成为一名翻译,但是因为上的是普通大学的师范类英语专业,加上当时的分配体制等各方面的原因,最终成为了一名高中英语教师。与理想渐行渐远。然而,几年的稳定生活并没有磨灭掉一个年轻人的野心,他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几年后,彭朝忠老师再一次“离经叛道”,跌破所有人的眼镜,毅然决然地办理了停薪留职,决定抓住出国工作的机会,跟随一家香港贸易公司,开始了长达两年的非洲翻译之行,不仅接触到了异域文化,还真正实现了做“翻译”的的梦想。在马里共和国期间,他零基础自学了第三门外语——法语,晚上学习语法,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抠,白天就去找当地人交流,法语英语混合着用,学习法语也为他日后考研过程提供了许多帮助。可是当他回国后,又重新面临着许多的选择。

“那是我人生路上最为困惑的时期,究竟是重新回高中教书,还是从事翻译,或者是考研,都让我头疼不已。”可是面对纷杂的选择,彭朝忠老师在他的人生之路上,不忘初心,仔细权衡后,做出了考研的选择。“那时的我已经打开视野,想要做的,是站在更高的平台上看世界。”在考研的过程中,彭朝忠老师始终没有忘记自己一直以来的理想,继续选择了翻译专业进行深造,学成之后,最终走上大学讲台,继续做翻译、教翻译、研究翻译,也算遂了当初的心愿。

谈及这段经历,彭朝忠老师说道,看似坎坷的每一步走来,他都没有留下遗憾,“这个世界诱惑太多,选择何种方式面对,至关重要。关键的时候,一定要认准目标,沉得下心。积跬步以至千里,纳细流以成江海。”问及是否满意现在的生活状态时,彭朝忠老师认为这是重重选择后的最佳状态,一边教书育人,传授知识,也能一边潜心研究自己喜欢的翻译专业,“不敢说梦圆,但我至少一直在筑梦的路上。”

一心从教 不忘本职

在教学过程中,彭朝忠老师始终希望他的学生们能够在课堂上,能以一种轻松的方式去获得知识,所以除了认真教学本职工作外,他还十分看重轻松氛围的营造。但是同时他也提到,在任何时间,对于任何人来说,轻松都只是一种心情,一种临时的心理状态,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谁都会有一个疲倦的阶段,但是他希望,在整个学习的状态中,作为他的学生都能够没有太大负担感。而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让同学们都很喜欢这个幽默平和的老师,甚至有国贸的同学放假期间,在博客上戏称他为“老朋友”,更是用英语表达对这个“老朋友”的想念:“Hey! Mr. Peng! Long Time no see!”对于这些学生来说,彭朝忠老师既是师长,也是朋友。

可事实上,以轻松为教学理念的彭朝忠老师,他自己的生活却并不轻松。课外的彭朝忠老师其实是一个“想很多”的人,他认为教师最本职的工作是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处处以学生为念。所以他要求自己时刻保持着思考的状态。因为年复一年教授的大多是一模一样的课程,所以PPT大多大同小异,但是彭朝忠老师每一年都不会使用旧的教材和PPT,“学生们来上课的目的是学习知识,照本宣科对老师来说更轻松,但是这样对学生不公平。”在彭朝忠老师看来,虽然教材好几年才会进行一次改革,但是社会每天都在变化,而他在教学过程中所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方法也在不断更新,如果只是为了自己的轻松而不去做补充和改进的工作,这是对学生不负责。所以彭朝忠老师从教以来,一直坚持每年不断对已有的教材内容进行充实,加入更多学生感兴趣,对他们有益的内容进去。彭朝忠老师认为无论是教学还是科研,都改默默耕耘,踏实前行。“科研是教学的思考,教学是科研的感悟。这是一个漫长甚至有点辛苦的过程,但我不能停步。”

但这些辛苦并不是所有时候都能得到回应。刚进入大学的学生们脱离高中,失去了高考这个目标后,常常会变得迷茫和懒散,再加之这个世界诱惑太多,所以许多课堂上常常会出现 “低头族”的现象,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低头玩手机。彭朝忠老师坦言,虽然能够理解这样的现状,但是有时候也的确会让他痛心,付出得不到肯定和回应是其次,看着这些本该生机勃勃的大学生们蹉跎光阴,更让他感到惋惜。但是每当他碰到如学生课堂反应不积极时会首先反躬自省自己的问题,寻求突破。同时也不忘提醒学生珍惜光阴。“平时要不断总结,勤于反思,吾日三省吾身才得以进步。”彭朝忠老师在要求自己的同时,也建议学生记日记,在自我批判和激励中保持清醒。

一腔真诚  不辞辛苦

“老师不应该只是传授知识,也应该关心学生的其它方面的成长。”彭朝忠老师说道,“我认为学校正在推行的导师制有利于大学新生的及时转变,迅速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由于当代大学生刚进入大学生活,心理状态难以适应,而辅导员往往一个人管理一个或者多个班级,很难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动态。于是学校开始推行一个老师管理五个学生的导师制,彭朝忠老师负责联系五个大一新生。除此之外,外语学院翻译专业还针对大三学生建立“翻译工作坊”,旨在通过这个模式利用课外时间提高同学的翻译能力。于是在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彭朝忠老师就特意让这个两个来自不同年级的同学聚到一起,目的是尽可能让新生多一份了解师大的机会,也能通过不同年级的相互帮助,取得学习和生活上的进步。

平日里除了保持定期的见面交谈,写互动日志外,彭朝忠老师还积极应用学生青睐的交流模式,搭建多种交流平台,如微信群、扣扣群,尽可能畅通交流渠道,拉近和学生的距离。他建立了一个微信群,取名为“Ken’s family”,意为“Ken的大家庭”,而Ken则是彭朝忠老师本人的英文名。“这是一个家庭,大家都是朋友,课外的时候,可以平等相待。学习、生活等任何方面的问题都可以交流,我人生阅历丰富些,也能尽量给他们提些有有益的建议。”在彭朝忠老师看来,师长的经验和引导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他希望通过这种交叉帮助的方式,让他们学会倾诉和倾听,尽量远离负面情绪,新生可以从学长身上收获经验,学长也可以从新生们身上感受青春的活力,从而达到一个双赢的结果。“其实我并不建议一味的苦读,更反对浑浑噩噩混完大学四年,我希望他们学会学习之余,也要学会如何与人相处,如何正视自己。”彭朝忠老师希望如今的大学生能够走出去,多接触这个世界,多接触优秀的人,而不是窝在寝室,沉浸在虚拟世界里浪费青春,也不要将自己一味地困在书本里,培养一些能够取悦自己的兴趣爱好,或者是花些时间,去操场上搞搞运动,锻炼身体。

彭朝忠老师对学生的爱和教育温和且耐心,他把自己和学生视为一个family。而谈及对学生的期望,彭朝忠老师说道,“我希望他们能够度过精彩的四年,能够冷静地分析问题,不随波逐流,保持初心,认真成长,涓涓细流终将汇成江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