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晚,中国海洋大学任东升教授应邀为外国语学院师生作题为“翻译实践教与学:国家意识”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学院牵头负责人、副院长谢枝龙教授主持,30余名外院师生参与聆听。
讲座开始,任教授以“国家意识”为核心,探讨了翻译实践中的国家立场与文化认同问题。他指出,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政治实践和话语权争夺的过程,涉及国家权力、意识、形象、话语、立场和认知的多维度互动。国家意识在翻译实践中有着深刻的体现,从古至今,翻译都与国家的发展息息相关。在讲座过程中,任教授深入阐述了翻译、译者与国家意识的紧密联系并以“海洋强国”“总体国家安全观”等词条的中外译法差异为例,强调国家翻译实践作为一种“使命性翻译”,译者应具备“强国”与“大国”意识,通过“融通国际”的话语塑造国家形象。
讲座结束后,师生积极提问,内容涉及如何准确把握中国特色词汇的内涵并进行有效翻译等翻译实践问题。任教授耐心解答,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师生们受益匪浅。此次讲座为师生们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思路,对于提升师生们的翻译实践能力和国家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主讲人简介:
任东升,博士,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翻译学方向学术带头人,中国海洋大学国家翻译协同创新中心主任,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语言服务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外文局沙博理研究中心中国海洋大学研究基地主任。国家翻译实践论创立者。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国家翻译实践中的“外来译家”研究》《国家翻译实践史书写研究》,中国外文局委托重大项目《沙博理翻译艺术研究》及全国翻译教指委、军队课题5项。发表论文90余篇,出版专著3部,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1套2册,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第三位)。
一审、一校:黄文静;二审、二校:谢枝龙;三审、三校:周富轩、谢枝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