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柔性引进”中山大学博导丁建新教授来我院讲学
发布时间: 2011-10-17 浏览次数: 604

20111011下午230,我校“柔性引进”人才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语言研究所所长丁建新教授莅临我院讲学,在1415多媒体教室举办了主题为“如何做科研写论文”的学术讲座。讲座由我院副院长李玉英教授主持,全体教职员工聆听了此次讲座。

教授首先介绍了其学术研究的几个主要领域,包括:批评语言学、功能语言学、体裁研究以及边缘话语与社会,然后结合其近期的研究论题“边缘话语与社会”对“如何做科研写论文”这一主题做了言近旨远、入乎其中,出乎其外的阐发。

正如功能语言学创始人韩礼德从事语法研究是有其隐性的社会报负一样,对边缘话语的关注体现了教授进行批评话语研究的人文关怀与社会关切,体现出一个语言学者的社会胸襟与视野。教授以“作为社会符号的‘反语言’——‘边缘话语与社会’系列研究之一”与“台湾的忧郁——‘边缘话语与社会’系列研究之二”两篇文章为例,为我们生动地讲述了一个语言学者如何将语言这种符号形式与人们赖以存在的社会结合起来,走出纯粹语言分析的巢臼,如何融合社会学、人类学、政治科学、文化批评学的诸多养分进行跨学科的研究。这种研究教授将其命名为“话语批评”——一门整合的关于话语的社会科学。话语批评关注话语所体现的差异与不平等,其基本信条是“你说什么样的话就是什么样的人”。因此,话语批评关注边缘话语,而其关注边缘话语的终极目标则在于边缘话语所代表的边缘社会、边缘人群与边缘文化。边缘话语与主流话语之间有着此消彼长的张力。在第一篇文章中,教授以囚犯语言、黑帮行话、引航员俚语、卡车司机车载电台语言、大学校园俚语、说唱音乐等反语言或半反语言形式为例,说明这一另类话语及其构建的另类世界。他认为反语言是相对主流语言来说具有不同词汇的语言形式,是反文化群体用来反抗、抵制、扰乱、从而远离占统治地位的主流文化的一种话语实践。相对于主流语言,反语言具有寄生性与隐喻性。反语言实则反社会,从而对主流社会进行有意识的替代。反语言也是构建身份认同、寻找“有意义的他者”的重要手段。作为边缘话语的一种极端形式,反语言对社会符号学研究话语与社会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在第二篇文章中,教授运用话语批评向我们讲述了另外一种语言身份:族群语言身份(ethnolinguistic identity)——一个涵盖语言特征与族群特征的复杂概念。通过台湾文学的“乡土论战”,《1895》、《海角七号》两部电影以及台湾的语言政策为例,教授向我们揭示出台湾话语与文化性格中所隐含的种种忧郁与悲情。这也是他将边缘话语与社会的理论运用到电影批评与文化评论的成功尝试。

讲座主要精神是关注话语背后的弱势与不平等,从话语批评放眼文化批评,从小写的discourse放眼大写的DISCOURSE,也即文化,从而体现出一名语言学者的社会责任感、社会报负与人文关怀。而这种对社会的关切正是“如何做科研写论文”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治学方法。最后,教授还详细认真地回答了部分老师的提问,并以他在剑桥大学苦心孤诣的经历为例,略带调侃地发出“做学问要耐得住孤独寂寞,幸福感与科研量成反比”的感慨,引来全体老师的共鸣。整场讲座持续两个多小时,气氛轻松愉快。教授以其深厚的学术底蕴、平易近人的风格、深入浅出的讲解、朴实无华的语言和幽默风趣的谈吐,不时赢得了全场教职员工的阵阵掌声。

据悉,本次讲座获得了全院教职员工的一致好评。会后,许多老师仍仔细回味着他的“孤单感越强烈,幸福指数越低,科研能力就越高”这番话,悟出做科研写论文一定要有恒心有毅力,才能“痛并快乐着”;他们纷纷表示,该讲座对于自己今后的科研工作起到了很大的促进和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