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贺爱军教授应邀为我院教师讲学
发布时间: 2021-10-26 浏览次数: 537

10月25日,中国海洋大学贺爱军教授通过腾讯会议为我院教师做题为“翻译地理学的概念界说与价值分析”学术讲座。讲座由张汨博士主持,我院教师以及全国其他高校教师200多人在线聆听并进行了答疑互动。

贺教授以我国已从理论消费国转型为理论生产国的背景出发,指出翻译地理学的提出有利于深化中国翻译理论话语建构,之后贺教授从具体内涵和研究价值两方面详细介绍了翻译地理学的名与实。贺教授指出,翻译地理学主要是基于文学地理学的相关理论,将中国划分为若干个翻译区域,如西域翻译区、岭南翻译区、吴越翻译区等,而每个翻译区由于地理特征和文化特点的差别会产生不同的翻译现象,我们可以通过地理区系轮动、选择性疏忽和淘汰性压抑等方法来开展翻译地理学研究。通过上述方法,可以发掘原文和译文的各自地理内涵,将翻译研究的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结合起来,进而拓宽翻译学研究的内容。最后,贺教授指出翻译地理学的研究价值体现在三个方面:发掘整理各地区的翻译资源、助力文化大省的建设;探究翻译区在中国翻译史中的作用;以及充分研究翻译区中的译家。最后,贺教授解答了听众提出的相关问题,如哈萨克族植物名字在英语中如何翻译、翻译地理学研究书目、翻译地理学和地理翻译学称谓辨析等。

贺爱军,博士、中国海洋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专家、国家比较文明学会中国分会副秘书长等职。研究方向包括翻译地理学、西方翻译理论、中国翻译史、比较文学等,荣获“韩素音国际翻译大赛优秀奖”“宁波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省部级奖励5项。在Babel、《外国语》《中国翻译》《外国文学研究》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译著10余部,参编《中国译学大辞典》《中国翻译家研究》等大型工具书5部,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部级课题5项,目前正在主持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翻译地理学的理论构建与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