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举办校友、名师讲坛第五十讲
发布时间: 2025-11-15 浏览次数: 14

11月14日,学院在惟义楼7103教室举办校友名师讲坛第五十讲。2025届英语(师范)专业优秀校友汪一帆受邀担任主讲人,以“跨越两校的成长:我在港中文学翻译的收获与思考”为主题,分享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读研的经验,为百余位在场学子带来一场兼具学术深度、实践温度与规划干货的分享会,现场互动热烈、反响颇丰。

分享中,汪一帆校友围绕“校园体验、社会实践、留学规划”三大核心维度,结合自身经历娓娓道来。他先详细介绍了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办学特色、学术资源与校园文化,通过一组组鲜活的实景照片,直观展现了读研期间的学术探索、校园生活与成长蜕变,让同学们真切感受到名校的学习氛围与平台优势。在社会实践板块,他重点分享了参与2025年“一带一路”记者组织论坛活动的经历——以多语言能力为纽带,协助外国青年体验民族服饰、参与茶园劳作,深度解读中国乡村非遗文化,生动诠释了语言专业学子在跨文化传播中的桥梁作用。针对大家关注的留学申请痛点,汪一帆毫无保留地抛出精准到月的申请时间轴,从材料筹备、语言备考到院校投递、面试准备,逐一拆解全流程关键节点,干货满满,让在场学子直呼“实用性极强”。

活动尾声,汪一帆直面行业热点与大众疑问,就“留学是‘水硕’还是‘火硕’”“如何平衡学术学习与社会实践”“AI技术是否会取代人类翻译”等问题,结合自身真实体验给出独到见解。他强调,留学的价值在于学术能力的提升与视野的拓宽,而翻译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人类的文化共情与语境把控,鼓励学弟学妹们以开放心态拥抱技术、以扎实功底立足专业。

此次讲座不仅让学子们全面了解了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读研细节与留学申请要点,更通过优秀校友的榜样力量,为大家解锁了语言专业的多元发展路径。未来,学院将持续常态化搭建校友交流平台,链接更多优质资源与行业动态,助力学子在语言学习、文化传播与国际交流领域找准方向、稳步前行。

主讲人简介

汪一帆,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25届英语(师范)专业毕业生,现就读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翻译(笔译/口译)专业。曾担任外国语学院助导员。在校期间连续四年获得校综合素质奖学金,被评为江西师范大学“三好学生”及“优秀毕业生”。